垃圾分类来了!关注分类的同时,您是否想过垃圾们将去向何方?在多数人的印象中,垃圾车似乎就是垃圾的最终归宿。每天,它带着整车的垃圾奔向未知的目的地,循环往复。

垃圾,去哪了?
在长春市宽城区奋进乡小南村坐落着这座城市里唯一的垃圾发电厂。

没有想象中的垃圾成堆、臭味袭人。从外观上看,这里和其他发电厂差别不大,但里面可是内藏玄机。
垃圾变电全过程
每天,约有2300吨垃圾被运到这里,几乎是长春市日产生活垃圾的一半。垃圾车通过地磅检斤后,将垃圾直接倾倒进入原生库,沉淀渗滤液,经破碎、分拣后,开始焚烧。
垃圾倾倒和抓取
焚烧处理将使垃圾重量比原来减少90%,体积减少98%。过程中产生电能直接进入国家电网(每年发电约2亿千瓦时),残渣全部变成马路方砖,剩余的飞灰,固化后填埋,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理。冬季,这家发电厂还能为周边小区约150万平方米提供供热服务。

垃圾发电厂24小时运转不停,在全程自动化控制下,只需要大概70名员工即可完成所有工作。

那么问题来了?
实行垃圾分类管理对垃圾发电厂有啥好处?
成本更低、更环保
目前处理含水率高的生活垃圾,热值在800大卡左右,焚烧时需要加入3%的燃煤,一年累计使用一万多吨燃煤。实行垃圾分类后,进入发电厂的只有干垃圾,热值将提升到1200大卡以上。届时,可完全不使用辅助燃料。
运行更安全、更高效
目前生活垃圾中含有少量有害物质,个别有害物质会影响锅炉运行稳定性。如果长春市全面实行垃圾分类,发电厂锅炉稳定性将大大提升,接收的不可燃物质将大大减少,焚烧后产生的飞灰量,将进而减少,由此节约土地资源。
发电量更多
按实际日处理2000吨垃圾计算,每年可节约土地资源约12万平方米左右,年减少标煤消耗4万多吨,每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6万多吨,可提供长春市20万人口所需生活用电。垃圾分类后,可以使锅炉运行小时数从目前的7200小时提高15%。
记者:赵孟秋(全媒体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