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强调“因地制宜推进首发经济,鼓励国内外优质商品和服务品牌开设首店、举办首发首秀首展”。这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提升消费品质、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的一项重要举措。

2024年11月5日至10日,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450项代表性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集中展示。图为2024年11月5日,在第七届进博会汽车展区拍摄的米其林月球探测车轮胎。新华社记者 张铖/摄
今年春节假期,上海普陀依托各类首发首展活动强化商圈吸引力,持续激发消费活力;入驻了40多家北京首店的THE BOX朝外,平均每天的客流量达到3万人次;成都春熙路商圈首店客流量同比增长40%,销售额占商圈总消费的35%以上……在消费市场回暖向好的背景下,以首店、首展、首秀、首演等为载体的首发经济,正不断激活消费市场的一池春水,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首发经济,是指企业发布新产品,推出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新技术,开设首店等经济活动的总称,涵盖了企业从产品或服务的首次发布、首次展出到首次落地开设门店、首次设立研发中心,再到设立企业总部的链式发展全过程。首发经济具有时尚、品质、新潮等特征,是符合消费升级趋势和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一种经济形态。
近年来,首发经济呈现加速发展势头,成为推动消费增长的新路径、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新动能。2024年,上海新增各类首店1269家,北京共有900家首店落地,广东新引进知名品牌首店超800家。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450项代表性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集中展示,充分彰显了中国市场“磁力十足”。许多产品和服务在首展和首发环节就形成了广泛影响力,引发相关企业高度关注并深化创新,上下游产业实现了协同发展。这种“首发引领—产业跟进—生态重构”的发展路径,形成了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推动了供给和需求在更高水平上的动态平衡,是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的生动实践。
首发经济是一个地区商业活力、消费实力、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的重要体现,因地制宜推进首发经济要坚持系统思维、综合施策,不断营造支持首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
优化创新环境,为首发经济注入不竭动力。一个锐意突破、协作共享的创新环境,能够激发企业和个人的创新潜能,为首发经济提供源源不断的新产品和新服务。优化创新环境,要健全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壮大耐心资本,更大力度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创业投资,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强化政策引领,通过首发经济牵引的产业链溢出效应带动上下游产业及相关领域创新发展。建立高效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让更多品牌更加放心地进行首展、首发。
优化营商环境,培育首发经济的肥沃土壤。一个服务便捷高效、竞争公开透明的营商环境,能够吸引更多的创新资源汇聚,促进首发项目的孵化和运营。优化营商环境,要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提升投资建设便利度,提升涉企服务质量和效率。加强公平竞争审查刚性约束,强化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依法保护外商投资权益,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
优化消费环境,激活首发经济的市场需求。一个满足个性需求、提供无忧保障的消费环境,能够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提高首发产品的市场接受度和占有率。要深入实施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切实破解消费领域痛点问题。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完善消费维权机制,营造安心、放心、省心、舒心的消费环境,切实提振消费信心和预期。
蓬勃发展的首发经济,既是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的生动注脚,更是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活力源泉。在各地区各部门的大力推动下,首发经济必将“多点开花”,进一步激发消费活力,增强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