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岭广播电视台
  • 客户端下载

躬耕不辍三十载 启智润心桃李开

时间:2024-09-10 14:23:11 来源:长春日报

分享到:

走进市八十七中的操场,随处可见的便是“润”字。从“知润楼”“思润楼”“行润楼”等各个教学楼的命名,到“润育九年,涵养一生”的办学理念,无一不体现着这所学校对学生的用心与用情。

为何以“润”为作为学校的教育理念?对于这个问题,长春市第八十七中学校长张苏掷地有声地回答:“学校的发展就是教师和学生的成长,而教师和学生成长最本质、最内在的核心就是‘润’。‘润’是唤醒,不是塑造;是感染,不是要求。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最有效、最智慧的教育手段是浸润、是影响、是潜移默化、是渗透融入、是不着痕迹、是润物无声,是默默的坚守和坚持。”

一个“润”字,也让张苏用三十年的从教生涯去探索、去践行。

“润”泽生花 守护多彩青春

走进知润楼,映入眼帘的是整齐悬挂在围栏之上的各色书画作品,浓厚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这里只是其中一部分,学校还有很多文化展示区。我们乐于给师生提供各种展示的平台,努力营造积极向上、个性鲜明的校园文化氛围。”张苏说。

“为了促进师生和谐、家校和谐,我们一直在行动。”在张苏与校内领导的共同努力下,学校打造了省中小学心理健康(家庭)教育发展中心挂牌的“心海扬帆”心理咨询室,主打沉浸式体验课堂,形成特色心理课程。除了面对面为学生解开心结,在家长会期间,心理咨询师也会在每个班级门前为家长排忧解惑;定期举行“男生女生讲座”,让学生在懵懂的青春期健康成长。“润”文化不仅是自上而下的浸润,也有自下而上的反馈。为了让学生们有问题反映渠道,张苏与其他校领导商议,在学校每班设立一名学生信息员,随时记录教学、餐饮、管理等动态,并将内容发送到指定邮箱。各部门相关负责人高度重视这些反馈意见,很快会给予解决或疏导,有效促进了学校的民主管理。“润物细无声。‘润’文化不只是一句口号,也是我们行动的力量、方式和向往。在这里,我们感受润、体会润,才能践行润,发展润。”张苏说。

用实际行动传播“润”文化

从教三十多年来,张苏开创了文化立校模式,构建以“润”为核心的教育体系,以“润”文化为依托,逐级打造教师培训平台,开展“师生人文素养拓展工程”,让学校不仅成为工作学习的场所,也为广大师生提供自我提升的空间。

八十七中教育集团成立后,张苏搭建新平台,从教研、课程、活动等方面对五所成员校进行有针对性地系统指导。多少次奔波舟车劳顿不辞辛苦,多少个夜晚不眠不休不知疲倦,张苏连年辗转于松原市、珲春市、内蒙古突泉县、新疆阿勒泰等地,为西部学校、偏远山区学校送讲座,做“点对点”诊断指导;陆续承担30余期吉林省教育学院、东北师范大学“国培项目”,在国家行政学院等地主讲学校“润”文化建设,发挥重要的辐射和引领示范作用。“现在,贵州、安徽、新疆、内蒙古等地的学校也组团来我们这培训听讲座,我们的主任、骨干教师都成为能独当一面的讲师了。”张苏笑着说。

以九年润育涵养学子一生

三个月前的毕业季,八十七中的初三毕业生们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一枚杏、一枚柿子、一枚荔枝、一枚桂圆。附带的纸条上写着:一枚甜杏,幸运加倍;一枚荔枝,力争上游;一枚柿子,事事顺意,一枚桂圆,蟾宫折桂。在初三毕业班信息员递交的班级管理表格上,每个班级都不约而同地写下对学校和老师的感激之情,让人感动。

现在,张苏也时常会收到毕业学子给她打来的电话、发来的信息,有的是刚刚踏出校门的青涩少年,有的已是步入社会的成年人。尽管与这些学生有关记忆已经变得模糊,但她知道,自己的教育真正让这些孩子的一生都受到了积极的影响,这就足够了。“把自己当做孩子,把孩子当做自己的孩子,这就是我一直坚持的理念。”张苏用实践证明,润育九年,真的能够涵养一生。“润”文化就像山泉水,不急不缓、越过山涧,一点点滋润学子心田,让人久久回甘。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在第4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张苏荣获“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这份荣誉对于张苏来说,不仅是对她三十年兢兢业业从教经历的认可,也是对她弘扬“润”文化、让“润”文化深入每一位师生内心的鞭策。如今,张苏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教育部新时代名校长工作室、长春市名校长工作室,带领省市骨干校长共同成长,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不断为建设教育强国、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而不懈努力求索。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