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岭广播电视台
  • 客户端下载

粪肥还田再利用 绿色循环促增产

时间:2024-09-05 10:53:23 来源:长春日报

分享到:

立秋过后,玉米逐渐从抽雄期进入成熟期。在农安县华家镇毕家店村的一片农田里,种粮大户肖喜伟与农技推广人员一同查看玉米的长势和肥效。“我这40多公顷玉米地,全都增施了堆沤肥!”肖喜伟满脸笑容地说,“今年雨水充盈,增施堆沤肥的效果更好了,土壤肥、长得好,估摸着每公顷能增产两三千斤。”

增产幅度之所以这么大,得益于在农安县实施的2023年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今年春耕前,统一利用专业化抛肥机,往地里撒上一层用畜禽粪便和玉米秸秆发酵而成的堆沤肥,并通过翻埋、碎混、旋耕等方式将肥混入土壤中,为粮食生产打足“底肥”。

“施在田间的堆沤肥,都是从域内合作的有机肥厂运来的。”农安县黑土地保护监测中心副主任、高级农艺师宁鹏玲表示,按照“种养结合、就地消纳、能量循环、综合利用”的原则,将收集、处理、堆沤后的粪肥用于还田,不仅带动了县域内畜禽粪便综合利用,更促进了农作物单产提升。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扎实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推广种养循环模式。”以推进粪肥就地就近还田利用为重点,以培育粪肥还田服务组织为抓手,农安县2023年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实施面积达10万亩,涉及2个乡镇、6个村,通过扶持一批粪肥还田专业化服务主体,紧密衔接养殖户、服务组织和种植主体,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种养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为大面积推广应用积累经验。

在农安县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示范区的农田里,松软的土壤里夹杂着的秸秆、堆沤发酵后的肥料依稀可见,补给土壤、培肥地力,积蓄了丰富营养的堆沤肥能够随着雨水渗入黑土地。目前,试点项目的堆沤肥施用量不少于每公顷0.5吨,以堆沤肥替代部分化肥,这样的改变能有效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耕地质量、提高粮食产量,从而助力农户和企业增收。

“整个玉米生长期,我们都全程跟进,对土壤样本、生长数据进行实时采集监测。”宁鹏玲说,粪肥还田解决了种植业与养殖业脱钩的难题。发展绿色种养循环农业,不仅加快了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还打通了种养循环关键堵点,促进粪肥就地就近还田利用。他们还计划逐步递增粪肥还田量,预计提高粮食产量一成左右。

过去,农民由于缺乏专业机械、处理手段,粪肥还田利用难以打通“最后一公里”。而社会化服务组织能够提供粪肥收集、处理、还田等服务,随着粪污运输车辆、堆沤处理设备、还田机械设备等配套设施的日益完善,服务能力更是大幅提升,并朝着标准化生产经营的方向发展。

“堆沤肥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一定比例将畜禽粪便和玉米秸秆混合在一起,再加入发酵菌剂进行堆沤,这样生产出的堆沤肥更适合还田。”说起标准化的堆沤肥生产,农安县学海生物秸秆加工有限公司负责人唐微介绍,1公顷土地的玉米秸秆,添加12.5吨畜禽粪便,经过混合配料、一次发酵、二次发酵、后熟阶段,能生成0.5吨~0.75吨的堆沤肥。为了保证堆沤肥的质量,他们严格按照《畜禽粪便堆肥技术规范》进行积造堆肥,多次检测合格后才还田。

高效发展绿色种养循环农业,关键在于建立长效运行机制。在宁鹏玲看来,实施试点项目只是第一步,绿色种养循环农业潜力较大。农安县将因地制宜、综合施策,积极探索建立以市场运作为主、政府引导为辅的种养结合、利益联结、社会化服务长效机制,把养殖户、社会化服务组织、种植户串联起来,加快绿色种养循环农业发展进程,加强技术指导和推广培训,实现多方共赢。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