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岭广播电视台
  • 客户端下载

从造血干细胞到淋巴细胞,两次捐献,她说“被人需要是最幸运、最幸福的事”

时间:2022-04-28 09:49:16 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

这个4月,南京中医药大学2021级硕士研究生余同学在南京明基医院成功完成淋巴细胞捐献,这份珍贵的“生命礼物”将为一名小患者带去新生的希望……而这,已经不是这名“95后”姑娘完成的第一次“生命接力”。

2019年,还在成都读本科的余同学登记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即大家熟知的“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志愿者。两年后的8月25日傍晚,余同学在QQ上收到了一个特殊的好友申请,对方是四川省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得知有人和自己配型成功后,她的第一反应是——“这一定是我人生中遇到的最幸运的事!”

2021年11月1日8时30分,是余同学一生难忘的时刻。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连续五天注射动员剂后,余同学通过四个多小时的采集成功捐献了201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液,成为了四川省达州市第一位女性捐献者,同时也是全国第12245位捐献者。

原本期待着度过移植危险期后,患者就能恢复健康。然而,半年后的2022年3月22日下午,和往常一样在学校实验室里做实验的余同学收到了一条来自四川省红十字会的消息:“余同学你好,之前救助的患者目前恢复得不是太好,可能需要再采集一次淋巴细胞……你考虑一下要不要再救她一次?”

“可以!”心里一沉,她立刻回复表示愿意第二次捐献,并第一时间向学校递交了请假条。

“收到消息后,我内心真是五味杂陈。难受的是小朋友恢复得不好,但我又想,既然还能再次捐献就还有康复的希望。对于小朋友来说,她还需要再多走一点‘路’,我希望这次一切都能顺利!”

为了确保疫情形势下学生和受捐者的健康安全,收到这份特殊的请假条后,南京中医药大学红十字会与南京市红十字会、四川省红十字会积极协调,由栖霞区红十字会协助余同学在南京完成体检和捐献,采集到的淋巴细胞将由专人送往患者所在医院。

完成体检、复查等环节后,4月20日中午,在南京明基医院,经过三个小时的采集,余同学成功捐献124毫升淋巴细胞悬液。

“您的高尚品德,是照亮我们黑暗生活的一盏明灯。”患者家长在委托红十字会转交给余同学的感谢信中写道,“非常感谢您去年捐献的造血干细胞,给了孩子生的希望。孩子病情再次复发,让我们一家万念俱灰。孩子才四岁,在本该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却遭遇了病痛的巨大折磨。作为父母,我们不想放弃、不能放弃,于是通过中华骨髓库再次联系到您,对您愿意再次给予无私帮助表示万分感谢!希望这次,孩子能带着您的淋巴细胞,逢凶化吉,渡过难关。”

“医者仁心。这个决定对我来说,在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永远正确。于我而言,这段经历一定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经历,被人需要是最幸运、最幸福的事情。不仅仅是因为我给予了患者小朋友一点点力所能及的帮助,也因为有她的存在,让我的人生有了与众不同的分量和意义,让我对将来要从事的医学事业有了更深的认识。”而谈起这段经历,这位“95后”的姑娘提到最多的词就是“幸运”。

据了解,目前全国造血干细胞捐献成功案例仅有一万余例,余同学是南京市近20年第122位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志愿者,也是南京市第一个成功二次捐献的大学生志愿者。而近三年,已有三名南中医学子完成了四次造血干细胞、淋巴细胞的捐献。

余同学在捐献前,写了一封信给她“最亲爱的小朋友”,并委托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转交——“上天一定是看到你太可爱、太优秀啦,所以想给现在的你多一点磨难,让你成长得更加坚韧。希望你一定要坚持,要努力跑过病魔!我也要谢谢你,命运把我们联系在了一起,因为有你,让我对未来的生活更加坚定,让我有更好的精神状态去服务社会。遇见你,是我最幸运的事!”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