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也称油茶面儿,是东北地区十分常见的一种小吃,承载了很多人的童年记忆,而公主岭的庞氏满族油茶格外受到关注和认可,其制作技艺不仅成为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更是一代又一代手艺人的匠心传承。
在龙山满族乡翻身村六组庞氏满族油茶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李亚贤家中,她正在紧张忙碌地准备面、油、坚果等原材料,在经过引火、烧柴、热锅、放面粉、翻炒等流程后,倒出晾凉,碾压筛面,除去杂质,把面、油、糖以及打碎炒熟的坚果粉充分搓揉,传统的满族油茶面才算制作完成。作为第五代传承人,儿媳林雪在不断挖掘庞氏油茶面历史渊源的同时,还在选材配料、现代加工、包装设计、电商销售、文旅推广等方面进行了创新改革。
庞氏满族油茶制作技艺第五代传承人 林雪:我们从现在的产品包装看,非遗制作出来的油茶可能大家印象里更多的是散包(装)的,或者是牛皮纸包的油茶。后来,我们通过现代的生产包装,更符合现代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和使用方式。结合文创产品,把它开发成一个红色的礼盒,是让大家能够更喜欢的一款油茶。
为了更好传承制作技艺,使传统的油茶焕发新的生机,林雪在2023年成立公主岭市赫尔苏食品厂,生产加工赫城里•坚果油茶等系列产品,通过“传统技艺+文创赋能+现代生产包装”三位一体模式,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成功结合并进行实践,不仅向消费者传递了美食,更传递了浓厚的文化气息,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2024年1月,庞氏满族油茶制作技艺在公主岭市申遗成功。
庞氏满族油茶制作技艺第五代传承人 林雪:2023年的时候,(满族油茶)被认定为“长春礼物”,2024年获得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铜奖。我们现在也积极(推动)文旅相融合,把庞氏满族油茶制作技艺的整个制作流程,开发成一个研学课程,通过孩子们体验我们庞氏满族油茶制作,让大家在体验中去传承非遗文化。
庞氏满族油茶技艺的发展源于一代又一代的匠心传承。近年来,我市积极推动并鼓励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因地制宜研发特色旅游商品,逐步推出一批具有公主岭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品和旅游商品。未来,我市将继续创新发展,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商品和文旅事业繁荣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