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以来,大多市民“宅家”减少外出。然而,诈骗分子的脚步没有停歇。他们利用市民居家上网时间长的机会,大肆编造各类“剧本”行骗。
网上刷单诈骗
简要手法:
1、通过网站、QQ群、微信群等发布兼职刷单广告。
2、先进行小额刷单,返还本金及佣金,加深信任。
3、后派发大额刷单任务或多次刷单,以“系统故障”和“任务未完成”等理由让受害者继续刷单,不还本金和佣金,直至发现被骗。
网上贷款类诈骗
简要手法:
1、骗子通过电话、短信、虚假广告等方式寻找对象。
2、以无抵押,无担保,低利息等话术诱导受害者贷款。
3、以违约需要赔偿高额费用为由,引导受害者缴纳担保费、验资费、解冻费等各项费用,并声称费用会全额退还。
4、骗光受害者的钱后将其拉黑。
投资诈骗
简要手法:
1、骗子通过各种渠道发布虚假投资广告。
2、利用网络授课等方式对受害者进行洗脑式教育。
3、打造虚假的成功案例,提高可信度。
4、诱导受害者在虚假投资网站或者手机APP上不断注入资金。
交易网游装备诈骗
简要手法:
1、骗子发布广告低价出售游戏装备或者游戏货币。
2、要求在“专业交易平台”进行交易,给受害者发送平台链接。
3、声称交易平台需要缴纳激活费、信誉押金等费用。
4、按照骗子指示,完成平台缴费后,骗子将受害者拉黑。
快递丢失诈骗
简要手法:
1、冒充快递客服人员联系受害者,向受害者说明快递商品丢失,主动提出赔偿退款。
2、骗子未通过官方平台退款,而是向受害者提供二维码或虚假网站,要求受害者填写个人信息及银行卡信息。
3、骗取银行验证码,完成诈骗。
征婚交友诈骗
简要手法:
1、骗子潜伏在各类社交平台,把自己包装成“白富美”、“高富帅”,主动添加受害者微信。
2、网上嘘寒问暖,建立网恋关系,骗取受害者信任。
3、诱导受害者参与虚假网络赌博、投资。
虽然诈骗手段不断更新、五花八门。但归根到底都是利用受害人趋利避害和轻信麻痹的心理,诱使受害人上当而实施诈骗犯罪活动。
为此大家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应提高警惕,增强防范意识,以免上当受骗。
全媒体记者 吴孟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