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是说一个人如果没有志向,那么他将一事无成。近些来我国一直在大力推进精准扶贫,但是相对于物质扶贫,目前对于精神上的扶贫依然重视不足,精神上贫困更甚于物质困乏,所以说,要实现真正的扶贫,必须实行精神脱贫。
要实现精神脱贫需要扶贫干部树立正确的扶贫观。领导干部是党的方针政策的有效践行者和执行者,也是人民群众最亲近的人。近些年来,我国一直在强调扶贫干部要切实当好扶贫工作的先行者,切实帮助贫困人口进行脱贫,但是部分干部只注重于物质扶贫却忽略了对于贫困户的精神扶贫。这不仅不利于贫困户的脱贫致富,还不利于对于扶贫干部的职能的履行和权威的树立,更不利于扶贫工作的稳步推进。因此我们的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扶贫观,摒弃“速效”思想,找准病根儿对症下药,切实走群众路线,与贫困户交朋友,真心实意去扶贫,促使其思想转变、认识提升,奔向富裕幸福的道路。
要实现精神脱贫需要贫困户树立正确的脱贫观。现阶段脱贫攻坚开始进入“深水区”,但是还存在部分贫困户精神贫困,脱贫主动性、主体性不强,一些贫苦户安于贫困习惯了在贫困中熬日子,觉得自己这一辈子“就这样了”,觉得周围的人“也都这样了”过着得过且过的日子,脱不脱贫无所谓,甚至有些贫困户将政府送来的扶贫羊吃掉。精神贫困是扶贫攻坚的最大敌人,等、靠、要的思想不破除,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目标就不可能如期实现。所以说贫困户必须要树立正确的脱贫观,勇于脱贫,敢于脱贫,为精准扶贫提供内生动力。
《中国志气》中有这样一句歌词:“有啥别有病,没啥也没精神,人有精神老变少,地有精神图生金”,唱出了精神的可贵可赞,所以说要真正实现脱贫,首先领导干部必须要树立正确的扶贫观,能够在注重物质扶贫的同时,兼顾精神扶贫。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大宣传力度,让我们的贫困户能够切实意识到脱贫的重要性。唯有双管齐下,才能够真正的实现以精神的火把点燃精准扶贫的希望的梦好愿景。
来源:公主岭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