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岭广播电视台
  • 客户端下载

百科知识丨话说葫芦

时间:2024-09-11 14:26:30 来源:魅力公主岭

分享到:

在瓜果飘香的季节,全国各地从南到北,无论是在百姓的餐桌上,还是在烟火市集里,新鲜润泽、清爽可口的葫芦总是备受青睐。

早在远古时代的人们每到八月便采摘葫芦食用,由此可见,远古先民很早就发现葫芦是非常美味的蔬菜,且营养价值十分丰富。

从历史云雾中走来的葫芦依然很普通,常常默无声息地出现在我们的烟火日常里。

开口之后的葫芦可做成各种生活器具,如舀水、盛东西用的瓢等。葫芦有很强的密封性能,可用来保持药物干燥而不致损坏变质。

葫芦可以用来制成各种乐器,如葫芦丝、手鼓、葫芦箫、沙锤等。在古代,工艺葫芦是制作乐器的重要原材料,其价值不亚于丝。《尧典》中就有匏为“八音”之一的说法。“八音”指“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类乐器,其中的“匏”即为葫芦。

我国已故著名民俗学家钟敬文认为,葫芦是人文瓜果,它见证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

历史上的葫芦有很多名称,如“瓠”“匏”“壶”“甘瓠”“壶卢”“蒲卢”等,指代的都是葫芦。在中国上古神话中,葫芦被视为人类始祖伏羲、女娲的化身,“伏羲、盘古、槃瓠是一人”。“伏羲”本义是葫芦,“葫芦”也是女娲的代称。《汉书》考证说:“女娲氏,师古曰:‘娲蛙反,又音瓜。’”意思是取“伏羲”的“伏”与女娲的“娲”,即“伏”“瓜”二字,转音成“葫瓜”,是为葫芦。在上古神话中,开天辟地的始祖盘古也与葫芦有关:“‘盘’与‘奭瓠’之‘奭’古通用,‘古’与‘瓠’音近,‘盘古’即为‘奭瓠’,而‘奭瓠’就是葫芦。”

葫芦的文化意蕴非常丰富。闻一多先生在《伏羲考》中列出49种与葫芦相关的神话。在我国,至少有20多个民族崇拜葫芦,并且有葫芦神话与之相伴随。

除了见证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葫芦还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

古人注重祭祀。《周礼》中记载:“凡祭祀,社壝用大罍,禜门用瓢赍。”社壝是周围筑有矮墙的社坛;罍是小口、广肩、深腹的圆形或方形盛酒器;禜为掌管水旱之神,此指为禳除水旱等灾害而举行的祭祀;瓢指葫芦,赍通“脐”,指葫芦之腹,瓢赍指把葫芦锯成瓢做酒尊。这句话的意思是,凡祭祀社壝要用大垒,在国都城门举行萦祭则要用瓢来盛酒。在这里,葫芦被视为一种祭祀用的礼器,用于国家大型祭祀活动中。

古人也爱玩谐音梗,认为葫芦与“福禄”“护禄”谐音相近,乃大吉之物。加之葫芦外形圆滚、口小肚大,形似中文的“吉”字,故而常被视为富贵、长寿、吉祥等的象征。百姓常在屋顶下悬挂葫芦寓意保平安,称之为“顶梁”。有些百姓会用红绳绑上五个葫芦挂在门上,称为“五福临门”。古人认为把葫芦放在窗台或者其他财位上,具有化煞、纳福、转运、聚财的作用。

另外,葫芦的“蔓”与“万”谐音,再加上葫芦藤蔓蔓延,结子繁盛,人们将之视为人丁兴旺、子孙繁盛的吉祥象征,有着“子孙万代”的美好寓意。如《诗经·小雅·南有嘉鱼》中有“南有樛木,甘瓠累之。君子有酒,嘉宾式燕绥之”之语。又如《诗经·大雅·绵》中记述:“緜緜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古公亶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这里的“瓜”就是葫芦。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人均寿命较短。人口的繁衍生息是部落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只有人口繁盛,部落才能保持强大。作为首章,以“緜緜瓜瓞”起兴,开首八字简洁地概括了周人延绵不绝、生生不息的漫长历史。

古人就连成婚都离不开葫芦。新婚夫妇在行“合卺之礼”时,要将由一只葫芦剖成的一对瓢以红丝线相连,新郎、新娘各执其一对饮,古人称为“合卺”,象征新婚夫妻连为一体。这里的“卺”就是葫芦做成的瓢。

因为对葫芦的喜爱,几千年的中国文化里还积淀下来许多有趣的成语,比如用“没嘴儿葫芦”比喻不善言谈或说话很少的人;用“依本画葫芦”比喻单纯模仿原样照搬或没有改变、创新;用“中流失舟,一壶千金”比喻东西虽然轻微,用得到的时候便十分宝贵,其中的“壶”即葫芦,佩戴在腰间可以渡河,在我国南方被称为“腰舟”……

时光流转千年,葫芦以其独特的历史渊源、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及广泛的群众基础,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