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来早,百事农为先。这两天,公主岭市范家屯镇乾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机手们十分忙碌:在村前一片耕地里,一台装有“黑盒子”的深松机正在试验。两名技术人员将设备调试到最优状态后,实时指导农机手赵明作业,帮助他熟练掌握操作规范。
这个“黑盒子”是众多智能设备的一部分,配有电动方向盘、自动导航系统和卫星平地系统,可实现厘米级耕整、起垄、播种、中耕、喷洒、收获等精准作业,让农事活动省时省力更有科技范儿。
“以前咱们开车都是靠经验,现在安上这个导航设备之后,自己就可以取直线了,节省时间,效率还高。设置好了以后,即使天黑也能作业。”乾程合作社理事长王成笑着说。
眼下在各合作社、家庭农场,智能农机北斗自动导航系统等众多智能装备及系统正在调试启动,为“智慧”春耕提供设备保障和技术支持。
在公主岭市桑树台镇振兴合作社,一排排农机整齐排列,正等待工作人员体检。“去年,我们通过土地深松、秸秆还田等保护性耕作模式取得了大丰收,今年,我们增加黑土地保护种植面积,年前给黑土地购置了‘年货’,买了大型拖拉机,打算大干一场。目前,技术人员正在对拖拉机智能化设备进行全方位调试,保证春耕生产顺利进行。”合作社理事长孙振林说。
据了解,公主岭全市农机总动力207.8万千瓦,拖拉机保有量4.97万台,配套机具9.85万台(套),播种机械27594台,水稻插秧机1469台,种植施肥机2.76万台,深松机932台。截至目前,已检修拖拉机和配套农机具1.9万台(套),其余机具正在检修中。
通过手机操作,公司管理人员便可远程调节蔬菜大棚内的环境指标;通过扫码,消费者可以用手机追溯蔬菜从种植、收割到配送的每一个环节……现代信息技术和循环有机种植模式的推广应用,使吉林省恒通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为当地现代农业发展打开了新思路。
在恒通生态农业产业园,这里的大棚远远望去和普通大棚没有什么区别,但内部却别有洞天。走进一栋1200平方米的温室大棚,温暖湿润的气息扑面而来,一排排整齐的水培蔬菜郁郁葱葱。阳光和流水声映着绿色的生菜和苦苣,一眼望去,一派生机勃勃景象。
一块电子显示屏上记录着大棚内光照、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各项指标。农场负责人介绍,每个大棚里都安装了传感器、控制器、摄像头等设备,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电脑实时监控蔬菜长势和生长环境各项指标,并随时对相关指标进行调节,实现了蔬菜种植管理智能化和自动化。
近年来,公主岭市借助区位优势,牢牢抓住全省新一轮设施园艺4年发展计划有利契机,强化多措并举,打出一套加快设施园艺产业发展的“组合拳”。目前,设施园艺产业已经成为公主岭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头戏”,成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
“我的智能大棚里,处处都蕴藏着高科技。”负责人徐丽辉兴奋地介绍起她的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通过简单操控,就可以实现精准施肥,配合自动滴灌、喷灌技术,可实现节约用水用肥。“有了这套智能设备,不到半小时,就能完成20亩地的浇灌作业,省时又省力!”
徐丽辉的智能温室大棚还有水帘降温系统、内遮阳系统、电动放风系统等全方位智能“武装”。
依托省级智慧棚膜园区项目,恒通生态农业产业园区现已打造成全省智能化棚膜园区。农业产业园52栋温室和1栋智能连体温室,全部配套物联网和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智能化管理。
“以前我们加温、浇水、通风全凭感觉,现在有了智能温室大棚就完全不一样了。”工作人员介绍,大棚内温度、湿度等情况可反馈到系统,并进行科学分析。“只要根据系统反馈,进行简单调控,就可以轻松管控大棚,不再‘靠天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