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送爽,硕果飘香。今天的丰收,凝聚着昨天的汗水,23日,全市农民迎来自己的节日——“中国农民丰收节”。当日,一场以“金秋大地庆丰收,振兴乡村报党恩”为主题的吉林·长春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在九台区龙嘉街道红光村火热开启。喜庆的锣鼓敲起来,欢快的舞蹈跳起来,一批优秀农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以及名优农产品品牌受到表彰,广大农民在这里尽情分享丰收的喜悦,传递中华农耕文明和优秀文化传统。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自2018年起,国务院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近年来,我市聚焦“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农业强市,把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全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到240亿斤阶段性水平。特别是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市守住农业生产“压舱石”,全年粮食产量有望突破250亿斤,再获大丰收。
为勤劳站台,为丰收喝彩。农民丰收节上,我们欣喜地看到,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领头雁”活跃在黑土地,“长字号”农产品强势出击,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步履强劲,充分展示长春农村改革发展丰硕成果、脱贫攻坚后农村巨大变化,为我市乡村振兴注入全新动力。
新一批名牌农产品揭晓
公主岭市的玉米、榆树市的豆腐、德惠市的粮鸡、双阳区的大米……活动现场,各地都带来了名优农产品进行展示展销,共有6个品牌被认定为2021长春区域公用品牌,“德翔”“榆乡”“波罗湖”等20个农产品品牌被认定为2021长春名优农产品品牌。随着新一批名牌农产品的揭晓,“长字号”名牌农产品阵营更加壮大。
“今天,我们又多了一块金字招牌!”走下领奖台,九台区上河湾镇镇长朱培源满脸笑容,丰收节活动上,九台区上河湾镇的金红苹果被评为“长春区域公用品牌”,“上河湾的金红苹果又脆又甜,我们将珍惜这份荣誉,让品牌更加响亮。”朱培源告诉记者,作为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他们将全力打造林果特色产业园区。目前,全镇金红苹果种植面积稳定在1000公顷,年产量在1.7万公斤。
品牌强农结硕果
聚焦产业兴旺这个龙头,全力培产业、树品牌、强链条、补短板。我市以品牌建设、产业振兴为统领,在落实品牌强农战略,助力乡村振兴上迈出了强劲步伐。今年,我市重点推进城乡融合、产业融合“两大基地”建设,壮大龙头企业,打造健康食品、肉牛、肉鸡等“十大产业链”,先后培育中国驰名商标7个、省名牌农产品89个,中国优质粳米之都、中国梅花鹿之乡等地域品牌影响力越来越大。
“不仅仅是在当地,现在全国各大城市都能买到‘榆乡’品牌的产品。”捧着“长春名优农产品品牌”的金色牌匾,榆树市榆乡豆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赵清双介绍起产品优势,“优质的水源、高品质的原料、先进的生产工艺……提升产品质量,在产业拉动、品牌强企、品牌强农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引领作用。”
依托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围绕优势产业,培育领军型龙头企业,我市还开展了“2021年长春市农业产业化领军型龙头企业”认定活动。经企业申报、县(市)区推荐、专家评审、网上公示等程序,认定吉林省长春皓月清真肉业股份有限公司、长春国信现代农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为“2021年长春市农业产业化领军型龙头企业”。
科技会战守住“黑土粮仓”
农民丰收节是农民的节日,农民成为当日活动的主角,现场评选出全市“十佳”农民。今年,我市坚决守住粮食生产的根基,保护好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组织“黑土粮仓”科技会战。实施黑土地保护利用项目41万亩,玉米保护性耕作面积扩大到1057万亩,落实粮食播种面积2390多万亩,为实现粮食稳产增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佳”农民是“黑土粮仓”科技会战的生动实践者。双阳区奢岭街道欣铭合作社理事长尹殿伟通过土地流转,实施保护性耕作面积超过6000亩,“今天是我们农民庆祝丰收的日子,我打心底里高兴。”被评为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先锋,尹殿伟颇为激动,“采用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既节省了作业成本,又提高了玉米产量,平均增产8%以上。预计将于10月中旬开始收获,丰收已成定局。”
活动现场,还开展了乡村振兴图片展、普法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文艺演出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仅丰收节当天,“丰收节现场线上直播”活动线上营业额突破50万元。
秋收在即,我市各级农业农机部门将靠前指挥,组织干部和技术推广人员深入秋收生产一线开展技术培训和服务,指导广大农民落实好秋收生产各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