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德县域早在新石器晚期,就已经有先民在此劳作生息。位于环岭街道苇子沟村,从1994年起先后经三次正式发掘的肖家屯遗址,就是怀德县域内农耕文化滥觞之地。
怀德县街全图
据史志记载:怀德县域唐虞为肃慎地;商周为息慎氏地;秦汉为辽东四郡北境;后汉为夫馀国地;唐初为黑水府地,后为渤海扶余府地;辽为东京道黄龙府境;金为咸平路境信州地;元为辽阳行省开元路境;明属辽海卫;清为科尔沁达尔汗左翼中旗地。
清同治五年(1866年),设分防经历于八家子(现怀德镇),隶昌图厅;光绪三年(1877年),改设怀德县,隶昌图府。
据查,怀德县设立于光绪三年十一月十七日(1877年12月 21日)。县名出自《诗经.大雅.板》篇中“怀德维宁,宗子维城。”及《论语.里仁》中“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句。
怀德设县时县域边界南至柳条新边,北至蒙古边壕,东与长春府相邻,西以东辽河(古称赫尔苏河)为界,地图形状近似一轮新月。现行的公主岭市行政区划图与之有所不同,盖因1952年9月长春县撤销,将原长春县所属且与怀德县域东北部相接的双城堡、和气、烧锅三个乡镇划给了怀德县(后烧锅又划归农安);1958年2月,县域南部与伊通县相接的二十家子、放马沟、余庆号、李家烧锅四个乡镇又划归怀德县(其中放马沟、余庆号、李家烧锅合并为一,现为龙山乡)。
怀德城市街平面图
怀德首任知县张云祥,字集亭, 四川成都华阳人。光绪三年(1877年)莅任。
2000年,为查阅历史档案,笔者曾先赴辽宁省丹东市(清代称安东县)和桓仁县,后又两次远赴四川,到成都、华阳县(双流区)等地档案馆调查。
张云祥少小离家,到东北后投身军旅。因军功提拨为候补知县(虚职),后又因功,实授安东县知县。在安东知县任上刚及一年,又重用转任怀德。
张云祥离任时间,有两种说法。一为光绪十年离任说,依据是现存怀德县文庙学署碑后所刻:“光绪十年五月管怀德县事张云祥捐廉葺修……光绪十年七月吉日立”。以此推论,张云祥知县在怀德任期为8年。二为光绪八年离任说,依据《怀德县志》载:光绪三年任,光绪八年调出,任期六年。另据辽宁省怀仁县志载:光绪八年(1882年)正月,张云祥接任怀仁(今辽宁桓仁县)县令,九月离任。经调查得知,桓仁调令虽下,但因怀德民众挽留,张云祥得以继续留任怀德,并未赴桓仁任上。据此,张云祥在怀德县实际任期应为7年。
张云祥在怀德履任期间,克勤克俭,谨守清廉,官声卓实,政绩斐然,遗“问心碑”警世。他在任期内,始终推行“以民为本、问心立德”的施政理念,这种理念,又可归纳为“问心精神”,从而被怀德人接受并传承至今。
怀德老城前身为八家子,曾筑有土城,绕城南北各有一河。张云祥到任的第二年,既光绪四年(1878年)春,将原有土城改成砖筑城垣,城外挖沟,引南北二河蓄水,水深二丈,曰护城河。新城同时开设六座城门,命南门为归昌门,北门为保太门,东门为抚近门,东北门为绥远门,西门为通恩门,西北门为靖安门。一年后,因文庙建于城外东南,为此特增设一桥,增开一门,名“大桥门”。新城内扩建有前大街、后大街两条街路。史料载:两条街路均南北宽8丈,东西长5里(华里)。
怀德县政府平面图
怀德文庙是老怀德最重要的建筑群,做为县域文教中心,在老怀德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其建筑群落含括学署、书院、魁星阁、三圣祠、忠烈祠、节孝祠。怀德文庙成于清光绪五年(1879年),毁于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
怀德老县衙乃张云祥主持修建,其有两个独特之处传为佳话:一是建县衙门外不立石狮子,二是大堂正门前矗立一通“问心碑”。此后虽改朝换代并经多次修葺改建,但其大门外石狮子始终不立,大堂前 “问心碑”始终矗立。
怀德县立师中旧址最早为怀德辅翼书院,民国后为怀德县立第一高级小学。该校与著名爱国英烈杜重远先生颇有渊源。1916年杜重远于奉天毕业返乡,1917年2月任教于该校,至1918年7月出国留学,期间寒暑假亦曾多次返校演讲。1923年先生学成归国创办“肇新窑业公司”后,还曾多次邀请该校师生赴公司参观。
怀德县公署正门
1911年辛亥革命后,怀德县名及区划末变,隶属奉天省洮昌道。整个中华民国时期,怀德县公署一直延用怀德老县衙,直至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伪政权将怀德县政府从老怀德迁至公主岭。
1933年怀德县图